2012年新基金发行大跃进数量规模双创新高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分析 >> 文章正文

2012年新基金发行大跃进数量规模双创新高

加入日期:2013-1-2 10:52:07

2012年新基金发行落下帷幕,“大跃进”烙印明显。数据显示,2012年新基金成立数量255只,募资总规模达到6400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以债券基金、创新型短期理财产品为代表的低风险产品成为“吸金”大王,占据首募规模的约八成。

“大跃进”中问题也随之凸显。新基金首募规模差距加大,“迷你型”基金频出,基金公司马太效应严重。在这场以规模考核为重心的“跑马圈地”运动中,存量之争仍然明显,而中小公司和次新公司面临的环境日趋严酷。

◎新基金成立数量达255只

基金公司“跑马圈地”冲动依然强劲。

2011年,新基金发行203只曾创下历史新高;而2012年,这一数据达到255只(AB类合并成一只计算,ETF联接基金单独计算),再次刷新纪录。如果从规模上看,今年新基金募资总量达到6400亿元,远超去年的2555亿元,创历史新高。

有分析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年260天的工作日计算,255只基金,基本上相当于每天成立1只!“今年新基金发行是连轴转,发了上一只马上就要准备下一只。”在某大公司渠道人士看来,今年的新基金发行空前密集,渠道销售压力倍增。

在新基金大量发行背后,基金公司规模扩张冲动仍是重要推手。“股东单位对公司以规模排名指标为重心的考核方法没有改变。年初,董事会就制定了一年的经营工作任务,其中,规模排名上升1个名次是一项硬性指标。”某基金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在晨星基金分析师看来,今年新基金迅速发行与各公司抢占市场份额密不可分。“市场份额的扩大不仅有利于基金公司竞争优势的扩大,同时基金公司更可因规模的扩大获取更多的管理费。由于现行的基金管理费与规模挂钩,而与业绩无关,因此基金公司仍然热衷于通过发行新基金以求扩大总体规模,提取更多管理费。”她如是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恐怕只是“美丽的表象”,其背后真实状况不堪一击。

数据显示,虽然今年新发基金数量和规模均双双创出新高,但从单只基金平均首募规模上看并没有优势。尤其在偏股型基金方面,去掉两只创新类产品嘉实沪深300ETF及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02只偏股型基金平均首募规模仅为6.48亿元,远低于去年约10亿元的水平。

另一方面,虽然今年新基金数量和首募规模大肆增长,但统计行业整体规模,2012年公募基金规模只小幅增加。从2007年末达到3万亿元的巅峰后,公募基金整体规模便一直徘徊在2万亿-2.5万亿元之间,2012年相比2011年末略有提升,但截至三季度也仅为2.4万亿元(2011年末为2.17亿元),且其主要增量来源于大量固定收益类产品。

新基金发行“大跃进”中的另一个硬伤是,2012年“迷你型”新基金层出不穷。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首募规模5亿元以下的小型基金共有69只,其中4亿元以下有48只,3亿元以下的有20只,最小者某只发起式基金只有1.79亿元。

“本质上,这仍是场存量游戏。”对此,某基金分析师指出,在基金销售时渠道惯用的手法是“以旧养新”,即当有新基金发行时,说服投资者赎回老基金改为认购新基金。“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并没有吸引增量资金,而是在固有的存量资金池里倒腾,基金越卖越小也就不足为奇了。

“审批的逐渐放松也是今年新基金发行创新高的重要原因。”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微博]则表示,今年以来新基金密集成立有时代的大背景,2010年证监会实行多通道审批制,大幅提升新基金入市速度;而2011年基金分类审核从5条通道放宽到6条,当年基金发行数量再次增加约四成;而随着2013年产品审核通道取消和审核周期缩短,新一年的新基金发行数量或会进一步增加。

◎低风险产品成“吸金”主力

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基金公司也将营销重点转移到低风险产品领域,成为2012年以来的一大特色。

数据显示,在今年成立的255只基金中,固定收益类产品135只,其规模达到5064亿元,占据总募集规模6400亿元的约80%!

而随着股票市场的持续走弱,偏股型基金的发行举步维艰。在255只基金中,投资于A股市场的偏股型基金104只,从数量上看占比约四成,但其首募规模只有1184亿元,占比仅有两成。

“总体来看今年偏股型基金不好卖。”一位渠道经理向记者表示,由于A股市场长期疲软,偏股型基金产品业绩表现差,投资者风险偏好也发生改变,低风险产品相对受到青睐,最好销售的是纯债等和A股市场关系不大或者主打“理财”旗号的品种。

低风险产品的热销可以从首募规模方面窥见一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35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平均首募规模达到37.52亿元,大幅超过偏股型基金6.48亿元的首募规模。

另一方面,固定收益类“巨无霸”产品也频频出现。在今年成立的所有新基金中,首募规模达到100亿元的有11只,除华泰柏瑞和嘉实两家的沪深300ETF产品外,其余均是短期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其中最大者工银瑞信[微博]7天理财产品首募规模接近400亿元。

“2012年股弱债强,市场特点决定了公司发行的大方向。而且,今年以来债市新政不断,债市市场发展迅速,从产品线布局方面来看,固定收益领域的细分与创新也还有较大空间。”某大中型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其公司今年发行了6只产品,其中4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

“今年以来低风险产品大行其道,基金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十分迅速。”在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看来,2012年低风险产品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因素,由于A股持续低迷,同时债券市场蓬勃,市场对低风险产品的需求增加,导致基金公司大量发行相应产品。

历史数据显示,固定收益类产品(债基、货基)首募规模最高的年份为2008年,首募规模略超1000亿元,而发行数量最多的年份为2011年43只(规模781亿元),2012年不论规模还是数量固定收益类基金都创下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底风险产品一方面数量节节升高,另一方面创新也不断突破,短期理财产品、剑指保证金市场的类货币ETF等产品纷纷出炉,并贡献了巨大的首募规模。

4月份,首批短期理财债基登场,华安月月鑫、汇添富理财30天产品首募规模合计接近400亿元,轰动一时。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类短期理财产品的总规模已经达到2600元,占据总募资规模的40%。此外,货币基金的创新在今年掀高潮,汇添富、南方场内T+0申赎,银华、华宝兴业货币版ETF,都以其较高收益和资金便利性成为市场焦点。

◎发行“贫富不均”

“行业市场化的特征在今年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位基金分析人士感叹,2012年新基金发行贫富不均,部分中小公司规模扩张之路尤显艰难。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发行基金数量最多的是华安基金[微博],达到10只;此外,易方达基金[微博]公司发行9只(包括联接基金);嘉实、汇添富、国泰、中银8只;博时、广发、建信、南方7只,等等。

而在大公司纷纷大肆扩张之时,中小公司却步履维艰。东方基金、金元惠理、浦银安盛、泰信、万家等公司均只发行2只产品;益民等公司之发行1只;而宝盈、天治、华富三家公司在2012年呈现“零发行”。

从发行规模上看,大中型公司尤其是银行系基金公司成为这场发行大战的赢家。其中,汇添富基金今年8只基金共募资611亿元,位居首位;此外,银行系工银瑞信基金募资599亿元,建信基金[微博]募资586亿元;嘉实357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20家基金公司新基金募资不足10亿元。

“一方面发行成本高企,一方面不发行则规模萎缩,部分小公司快无路可走了。”上海某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业内都知道目前新基金发行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大银行的尾随佣金对小公司格外苛刻,部分要价高达70%-75%,在渠道方面根本无法与大牌或老牌公司竞争。

“无疑,这场发行大战加剧了行业分化。大规模的基金公司尤其是银行系基金公司尚可亏本赚吆喝,而小基金公司和新基金公司则不免力不从心。”晨星某分析师也如是表示。

事实上,从部分中小公司频频延期发行可以看去其发行的窘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6只基金延期发行,其中汇丰晋信、泰达宏利等小型公司和德邦等新公司占据大多数,而汇丰晋信恒生A股行业指数基金更是创下了81天的首募时间记录。

而一些中小公司则在今年并未完成年初的发行计划,部分产品“胎死腹中”。以某中小型基金公司为例,其年初原计划今年发行两只产品,债券型和股票型各一只,债券型产品上半年已经成立,但另一只股票型产品从获批到年底早已经过了六月的发行期限,仍然未见发行。

值得注意到是,今年发起式基金的出现成为部分中小公司在发行方面的一条新出路。六月底,证监会正式增设了发起式基金审核通道,并简化审核程序优先予以审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天弘、国金通用、国联安、财通等中小公司纷纷发行或申报发起式基金,尤其是在申报主动偏股型发起式基金方面,中小型基金公司相比大型公司更加积极。

根据规定,发起式基金较普通公募基金募集门槛大幅降低,成立规模只要求不得少于5000万元,募集人数不少于200人,而普通基金需达到2亿元的标准才能成立。

“在愈演愈烈的发行大战中,中小基金公司尤其是新公司,由于缺乏品牌和渠道优势,新基金发行难上加难,而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有所降低,使得其成为中小基金公司发行的一个新选择。”某业内人士如是评述。

总体来看,今年新基金发行两极分化特征十分明显。“新基金发行马太效应凸显也正表现出目前行业实力的悬殊对比。”江赛春指出,“强者愈强,或许残酷,但也正是市场化的真实面目。”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