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等政策支持品种的进攻型策略,却极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绝对回报。
⊙本报记者 安仲文
结构性分化愈演愈烈
股市结构性分化现象似乎愈演愈烈,对具体品种的投资而言,甚至难有“牛熊”之分。早在两年前,一些基金经理甚至断言如果品种配置正确,即便是满仓操作,基金组合也不会畏惧指数的上蹿下跳,尽管这只是一种投资的假设。
“今年上半年股市表现的特点主要是成长股和周期股、小市值和大盘股之间的分化特征。”深圳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表示,由于业绩主导的因素,上半年总体而言是中小市值的成长股品种较为强势,而大盘周期股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经受较大程度的调整,但从三四季度开始,分化行情会进一步加剧。
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权重和中小市值品种的内部的分化也开始出现。一方面,权重股内部的一些行业出现了显而易见的机会,一些权重行业从三季度开始大幅跑赢指数和其他权重板块;而前期较为强势的中小成长股则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TMT品种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补跌,其中
乐视网八月份以来股价下跌超过15%,而另一些品种则保持强者恒强,其中环保板块的
碧水源8月份以来的股价涨幅则超过18%。
券商股、保险股无疑成为权重板块中最受到机构投资者关注的品种,券商股中的
国金证券9月份的股价涨幅超过30%,
宏源证券当月股价涨幅也超过20%。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券商中的龙头股会长期受益于金融体制改革,也比较适合公募基金的投资,而中小券商股对市场反弹敏感度较强,弹性较大,因此比较适合专户理财产品的布局。对于近期投资标的的选择,大成基金则认为,将继续看好证券、保险这两个受到金融体制改革利好的行业,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龙头地产公司。
基金弱市投资押宝券商股
券商股背后大涨的原因是一些基金公司在2000点附近的大幅加仓动作。尽管有一些私募机构认为跌破2000点后将逐步增仓,但事实上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认为,2000点已经是加仓的合理位置。
记者独家获悉,一些基金公司在9月24日至9月26日三天连续大幅加仓股票,而9月26日沪指曾一度探低至1999.48点,在市场低迷的这三天内,不少低仓位的专户产品加仓幅度甚至超过30%,券商、地产、白酒、医药成为加仓的主要对象。据知情人士透露,深圳某只规模2个亿专户产品将股票仓位由前一周的50%提高到本周80%以上。而国内另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旗下各偏股型专户产品均大幅提高股票仓位,平均仓位由前一周的10%左右提高到本周的50%以上。此外,一些公募基金也大幅提高股票仓位,券商股同样是最重要的加仓对象,这一板块的一些龙头品种或在此期间逐步进入基金组合的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在基金公司连续三日加仓后,市场随后迎来了9月27日至9月28日的连续大涨,上述基金所加仓的券商板块也成为9月27日、9月28日市场大涨的领头羊,其中
国金证券、
宏源证券在9月29日均封于涨停板。
不过基金经理的上述加仓动作并不是认同市场普涨行情的到来,虽然股票仓位得以大幅提升,但上述基金均认为加仓操作主要是“结构性”的——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重配那些可能存在投资机会的板块,对于重配券商这种凶猛的操作,一位基金经理向《上海证券报》坦言,“在指数下跌风险较小、政策支持有利好的情况下需要有赌一赌的勇气。”
基金等待成长股吸纳良机
基金大幅加仓券商股的同时,也在积极等待成长股的调整吸纳机会,基金经理似乎越来越多的将券商与新兴产业相提并论,因此总体而言基金在券商股上的投资逻辑与偏好成长的现象并不矛盾。
融通基金投资总监陈晓生向《上海证券报》表示,四季度的重点投资品种将是券商、医药、环保、TMT等具有新兴产业特征的行业品种。他向记者指出,从中长期看,消费、服务、科技创新方向的成长股是市场的主流,也是未来出牛股最多的领域,应给予长期看好。
在基金经理看来,新经济的崛起不可逆转,并且会成为一个长期过程,这是基金经理难以因为估值因素抛弃成长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应国内经济转型,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向记者强调,传统制造业的股票市值会有进一步收缩,消费服务业市值将持续增长,但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板块内部的个股也将发生分化,那些具有持续增长能力的个股将可能持续跑赢市场。
“传统行业的估值下降和新兴行业的估值上升是必然的历史进程。”平安大华投资总监颜正华指出,新兴产业在日本和韩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未来的中国股市必然出现新兴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又会面临着周期股的不断复辟干扰和新兴产业的阶段性估值调整,而周期股相对于新兴品种也仅仅具有阶段性的机会。
对于创业板大小非解禁对成长股的压力,一些基金经理认为解禁难以改变优质成长股的基本面。大成基金研究部总监支兆华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大小非解禁高峰势必会增加市场供给,尤其是创业板,由于其估值较高,减持对市场冲击较大,但是从长期看,解禁并不改变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对于长期看好的优质公司应是不错的吸纳良机。
值得一提的是,从市场关注的三季度业绩看,成长板块中存在颇多亮点,基金经理指出,从目前的业绩预测看,三季报中白酒和园林装饰行业仍将保持业绩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电子元器件的业绩由于基数原因同比增速也将由负转正。
四季度进攻性策略更有效?
尽管基金经理对市场整体保持相对谨慎的策略,但基金上述押宝券商股的策略无疑极具进攻性,进攻也许成为当前市场赚取超额收益的重要应对策略。
“做绝对回报,原来的思路是用防守来获得,现在来看还需要靠进攻。”平安大华投资总监颜正华向《上海证券报》解释,防守的思路就是说买入那些价值低估且竞争力良好的公司,比如管理层倡导的蓝筹股,现在来看短期效果不佳。防守的思路,只有在大的环境发生好转的时候,或许是在今年四季度或明年年初,才能获得更好的超额收益;进攻的思路在目前环境下似乎还可以获得一些收益。
颜正华认为,目前A股市场缺乏流动性,大股票缺乏资金关注,而蓝筹公司往往是顺周期的,大家对中国经济转型达成普遍共识,大蓝筹公司发展普遍遭遇“天花板”。进攻的思路也就是买入大家目前达成共识的、未来有发展前景并且受到政策支持的行业,如医药、环保、消费、科技、券商等行业,即使估值很贵,但如果能找到业绩增长超预期的个股,还是可以取得一定的绝对回报。
低估值的传统品种由于缺乏实质性长期政策支持,基金经理似乎普遍看淡这些所谓防守品种。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尽管对四季度A股审慎乐观,但是具体到行业配置仍难有清晰的思路,因为目前各行业板块在估值或盈利前景方面的差异不太明显,投资者或难以看到有明显占优的行业。如果跳出这些标准,而更看重经济形势的话,那么相对而言,成长股和非周期性行业具有更多的机会。“因为稳增长,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是必然坚持的方向。”魏凤春向《上海证券报》强调,过剩产业的去产能已经开始,只有一些高端制造或者面向消费并具有较高成长性的行业,将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获益。
景顺长城基金投资部副总监陈晖也认为诸如电子,环保、新能源行业这些具有进攻性特点品种,在四季度将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陈晖指出,四季度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一些能够穿越经济下行周期、盈利增长确定的行业和企业,特别是放眼2013年盈利仍然可以稳定增长,估值合理的企业。陈晖向本报记者强调,目前总体来讲,医药,电子,消费,环保新能源等估值维持在历史高位,银行,煤炭,机械等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这种估值有其一定合理性,背后是行业成长和景气度的不同。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