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景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黎辉:有。早在2800点左右我们就空仓了。2800点的压力很大,资金面比较紧张。宏调力度大,我们对整体宏观经济不怎么看好,所以就采取了措施。
深圳利升锐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海:我们在2700点左右减了一些仓位,上周五又减了一点。我们虽然减仓了,但对A股还是看好的。历史上PE低于13倍应该只有3-4次——2005年1000点,2008年1664点,现在2400多点。去年A股的利润是1.64万亿,今年A股的利润估计有1.97万亿,这只是一个中性偏保守的估计,现在的市值才25万多亿,昨天(8月8日)的PE只有12.7倍,应该说股市已经见底了。
深圳市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吴蕊:今年以来,公司通过宏观策略和量化分析,确定了严格控制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的原则,大幅降低了净值的波动性,获得了良好的相对收益。由于缺乏对冲机制的情况下,3、4月份和7月份公司均大幅减持股票仓位,有效回避了下行风险。
深圳市挺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浩平:在本次危机之前,我们也做了一些仓位上的调整。到现在也还有一些仓位,但我们判断中国股市已先于世界股市几个月前有所调整,中国股市整体市盈率偏低。所以,我们没大面积地减仓。
虽然下跌,但我们还是认为中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得到充分的释放,没有必要过分地恐慌,我们不能像散户那样面对非理性的下跌落荒而逃。而判断一个人是高手与低手的重要标准就是他们对待下跌的态度,低手永远在下跌中猖狂出逃,疯狂杀跌;而高手永远在下跌中从容不迫,有序撤退并组织反攻。
广东西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水江:下跌前我们已经减仓了大约两成,但不是预期到这样的暴跌,而是认为市场环境比较脆弱,所以才减仓。现在我们仓位在6成左右。这已经算比较高的仓位了,当时3000点的时候下来的时候,我们减仓减到了只有一两成。
北京神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宇:因为我们年初是看2200点的,所以大盘到3100点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减仓了。到6月20日,大盘有了这种内心性的反弹的时候我们又参与了一些,半仓参与的。当大盘到了2600点的时候,其实是可上可下的。但相对上涨,下跌时更加乏力的。当时预计7月份CPI见顶,现在是满仓。现在也不打算减仓,2500点的点位距离我们判断的低点2200点其实只有10%的下跌空间了。
上海名禹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投资总监王益聪:因为我们一直看空,仓位之前就压掉了,暴跌前不到10%。虽然7月份有一波反弹,但我们认为这种反弹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所以一直很谨慎。
上海紫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超:操作策略上我们事先适当减了一些仓,但整体还属于较高的仓位,主要保留了业绩、增长和行业、发展方向明确的公司股票。秉承尊重市场的思想,我们也保持了一贯的操作风格,在这次下跌中减持了一部分仓位,主要是在急跌反弹的过程中减仓的。
深圳冠基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胡祖荣:我们一般投两类股票,一类是消费股,一类是金融股。所以我们在这次大跌中基本上损失也不大。消费股一直比较抗跌,中国的金融企业整体来说也是比较稳健的,没有太大的系统性风险。当然整个市场跌这么多,我们肯定也有影响,但是还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减了一点点仓,不多,一个星期以前减的。但是不是因为这次下跌,而是有其他的投资安排。股票是还想持有的,但是发掘了好的PE项目。
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程义全:我们从5月开始对市场就比较谨慎,近期受外围市场拖累大幅调整后,我们对长期成长品种进行了适度加仓。
上海从容投资基金经理涂畅:我们基本上采取了两种方式对抗风险:一种是七月下旬降低仓位;另一种是持有稳定增长类,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的品种。“从容稳健系列”就是采取后一种策略,经历了大幅调整以后,今年的成绩基本没有亏损。
广东瑞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李鹏:此前我们选择了金融、地产这种价值类的股票做一些配置,估值已经很低了。我们一般是反向地操作,下跌的时候是买入的时机。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左侧交易,长期看好的就买多一些。
和创投资合伙人陈曙:有。7·23事件后我们就有建议客户减仓。不过我们昨天(8月9日)就开始建议客户加仓。不过我们认为这次暴跌对A股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它只是美债上限提高、美国两党内部矛盾的反应,不过散户却因此而震荡。标普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主要是美国的债务太高,它不得不做出一些反映,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深圳市合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昭雄:其实仓位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投资什么,把资本放在哪里才是安全的,我们会保留部分现金,但不会把仓位降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