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人才缺乏,是各家基金公司共同的难题。随着新基金产品加速发行,这一难题日益突出。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为了备战明年的发行,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已着重从内部挖掘培养投研人员,以应对基金经理人才不足的困境。
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投研部门人士表示,该公司近期提拔了两名研究员担任基金经理助理,并且将基金经理助理一职当成该公司基金经理的人才储备的一个重要来源。“以前公司没有基金经理助理这个岗位,一般是研究员直接升任基金经理。但因为研究员没有管理基金的实际经验,存有一定风险,而由资深基金经理带着培养1年,经过基金经理助理岗位的过渡,管理基金会更好。”
无独有偶,另一位基金公司老总也于近日表示,“投研团队非常重要。我们打算在全公司范围内竞聘,选拔研究能力强、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提拔为基金经理助理。这个措施最快可能在2012年春节后就开始实施。”
据记者了解,基金公司内部培养路径基本上都是从公司的研究部里选拔优秀的研究员进行培养。而研究员一般分为助理、一般和高级三个级别。高级研究员经过一系列模拟组合,对市场的判断及宏观经济、行业等研究成果的考评之后,会被任命为基金经理助理。然后,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一只基金配备一个老基金经理加一个基金经理助理,在合作管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考察其管理投资的能力,最终升级为基金经理。
而实际上,业内真正实行“基金经理助理”制度的基金公司并不多,不少基金公司仍采取研究员直接“上马”的方式。从今年所发行的新基金情况看,不足六分之一的新基金设有“基金经理助理”一职。此外,曾有统计显示,没有经过基金经理助理阶段,而直接从研究员上任的基金经理业绩普遍不突出,这也是不少基金公司开始重视“基金经理助理”一职的原因。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老总表示,“内部培养的基金经理对公司的投资理念把握得更为准确,而且也可以给公司的员工提供一种职业成长路径,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员工的流失,增强投研团队的稳定性。”
除了从研究部选拔,也有一些相对开放的基金公司会适当地从其他部门选取人才,包括市场部。如某大型基金公司就设置内部炒股大赛,全公司所有人员都可以参加,连续三年都排名前三者,就有望出任基金经理。
据业内人士表示,新基金越来越多,不少基金经理已经一拖三了。据了解,一般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至少需要四五年时间,2009年以前,很多人在基金经理助理位置上要待2年左右。但因为基金经理人才缺乏,一批新基金经理上任实属应急之需,从过往业绩看,持续性并不怎么理想,这也值得基金公司深思。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