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三季度末,30家市场主要私募公司旗下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149次出现在86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而在中报中,共有12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191次私募身影。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武晓江认为,私募在股票投资上,不论是数量还是次数,三季度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是下半年以来私募对市场的信心下降,降低了仓位,对重仓股进行了一定的减持。
数据调查印证了武晓江的观点。三季度末,私募的股票仓位仅为47.42%,远远低于公募基金的仓位。但是从10月份开始,私募顺应反弹趋势,开始加仓,10月末的平均仓位加到了58.84%,参与反弹心态明显。对于11月份的市场,有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表示看涨,比10月份提高了20个百分点;表示愿意将股票仓位达到50%-80%的私募比例增加到了58.06%,比10月份的32.26%提高了近26个百分点。
投资创业板收益丰厚
从三季度投资的股票来看,劲胜股份中出现的私募最多,武当、云程泰等两家私募旗下5只产品进入了前十大流通股,其中4只为三季度新进;此外,大华农、迪安诊断、光电股份、恒泰艾普等9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均出现了4只私募产品的身影,且大都为一家私募基金公司集中出现在同一只股票中,这与私募投研实力有限、集中调研有关,同一家公司旗下的产品往往采用复制策略进行投资。
从三季度私募持股的类型上看,不论是在股票数量上还是在持股频率上,私募都显示出对创业板的钟爱。三季度末,私募持有的86只股票中,有34只是沪深A股,占比39.5%,而中报显示,私募持沪深A股数量达到81只,占比65.3%;持有中小板股票的数量占比从中报的14.5%上升到三季报的22.1%;创业板是出现明显增持的品种,二季报中持有25只,占比仅为14.5%,而三季报猛增到33只,占比38.4%。从频率上看,中报中私募基金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次数占比最高的是沪深A股,达到51.8%,但是在三季报中,该比例下降到了33.5%;同时,中小板的占比也从25.7%下降到了19.5%;与此相反,创业板的比例从中报的占比22.5%上升到了三季报的占比47.0%。
对此,武晓江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是私募投资特性决定。一般而言,私募投资呈现“小而灵活”的特点,而创业板股票想象空间大、弹性足,校对私募的胃口;其二,上半年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出现了很好的投资买点,在股价较低时私募增加对其的配置,以博取超额收益。
从10月份的市场表现来看,创业板上涨7.66%,涨幅超越沪深A股、中小板等,位居第一。其中新兴产业和文化传媒等板块的强势表现也为私募挽回不少净值。11月份,私募关注的重点延续了10月份的选择,新兴产业、消费、资源、医药、文化传媒和金融等仍然最受私募关注,只是在板块的集中度上有所提高。调查显示,38.17%的调查对象看好新兴产业板块,认为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后,新兴产业的整体估值有所下降,部分优质个股的吸引力得以体现,挤掉泡沫后的新兴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建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