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交银施罗德基金无疑2010年的“悲情”公司之一,不仅跌下前十大“神坛”,旗下公募基金规模和份额也在同行中领跌。
“资产管理规模,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是摇钱树、是宣传筹码、是新业务的通行证、是内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2010年年末,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说,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个行业就是为了混规模。
不过,“混”了一年,全行业规模和份额却继续下降。
据wind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2.4844万亿元,而2009年同期为2.6761万亿元,下降了1917亿元;与此同时,基金的份额也出现下降,从2009年年末的2.4535万亿份下降至去年年末的2.4233万亿份,下降302亿份。
考虑到2010年,新基金发行了145只,共募集2351亿份,从行业的整体数据来看,这依然是行业遭遇净赎回的一年。
交银施罗德基金无疑2010年的“悲情”公司之一,不仅跌下前十大“神坛”,旗下公募基金规模和份额也在同行中领跌。
然而,并非所有的基金公司都被赎回和资产管理规模下降这类问题困扰,基金公司规模的此消彼长值得探究。
规模下降的大佬们
盘点2010年各个基金公司的规模(包括QDII和链接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大成基金、银华基金、华安基金、富国基金成为最新的行业前十大。
相比2009年年末,交银施罗德基金已经被挤出前十,富国基金则新科上榜;博时同易方达换了个位置,银华从第10挺进第8,总体而言位次差别不大。
但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差距在缩小。第1名同第2名的规模差额从2009年年底994亿元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664亿元;第1名同第10名的规模差额从2009年年底的1911亿元下降至2010年年底的1625亿元。
第4名同第7名之间的竞争尤其明显,它们之间的规模相差不足百亿。
2010年年末,前十名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总共达到了1.1887万亿元,占总规模的47.84%,而2009年年底,这一比例为48.57%。这表明基金业行业集中度略有降低。
一些基金业的大佬在过去一年规模出现了大额的下降。规模下降最多的三家公司全部集中在2009年的前十大基金公司中。华夏基金规模下降高达410亿元,紧随其后的2009年排名第8的交银施罗德,规模下降369亿元。其规模排位也落至17位。再接着的是博时基金,规模下降324亿元。
这些基金公司的规模下降原因各有不同。
就华夏基金而言,一则因为过去一年没有新基金的发行;二则出现了189亿份的赎回;再则,华夏基金虽然有多只基金业绩表现不错,但是仍有不少基金出现亏损对规模的增长负贡献。
值得庆幸的是,华夏基金规模的下降幅度只有15.4%,并且该公司持有人数量已经从2009年的1300万户增加到1400万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规模减少的负面效应。
交银施罗德基金则属于双降,不但规模下降的绝对值大,较之2009年年底,规模下降幅度高达42.96%,这一比例在全部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三。2010年,该公司除遭遇人员流失、业绩下滑,还陷入了“调查门”,现在不过是领“成绩单”的时候。
投资者也在过去一年逐渐离交银施罗德基金而去,赎回总计278亿份,在全部基金公司中赎回量居首。
博时基金的客户显然对博时基金有着较高的忠诚度,该公司规模下降幅度较之2009年年底为21.83%。但这些主要因为公司业绩亏损造成,过去一年该公司只被投资者赎回了65亿份。但值得警惕的是,四季度该公司份额下降最为明显,高达44亿份,占全年赎回量的67.7%。
规模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金元比联,从2009年年底的33亿元下降至20亿元,降幅接近62%;其次是申万巴黎,降幅46%。包括第三名交银施罗德,这三家基金公司过去一年多均发生了管理层的剧烈变动。
同样,金元比联、申万巴黎、交银施罗德这三家公司基金被赎回比例也排名前三。份额分别下降了61%、41%、35%。天治基金的份额降幅也较大,达到了22%,该公司也在2010年出现了管理层的动荡。
新秀崛起
也许,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工作人员会在今年领到成立以来最大的一个红包奖金。2010年的四季度该公司进一步高歌前进,资产管理规模迈入了100亿元门槛,达到了124亿元,而2009年这个时候,该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还停留在33亿元。由此,该公司也成为规模进步最为神速的公司,规模增幅高达281%。公司排名跃居43位,较之前年年末提升了15位。
规模增幅超过200%还有华商基金,该公司规模从2009年年底的134亿元快速增加到417亿元,增幅211%。排名增加了16位,进入20家俱乐部。值得注意的是,孙建波管理的两只基金占华商基金资产规模的60%,明星效应非常强烈。
东吴基金和华富基金的规模增长也较高,分别为79%、73.8%。东吴基金的的规模增长更多来自股基,排名前进8位,到了42名。而华富基金则凭借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持续营销和华富强化回报债基的发行实现了规模的大发展。排名从51位挺进47位。
新基金发行成为不少基金公司善于利用扩大规模的手段。易方达、嘉实、广发、大成、银华、工银瑞信、中银、华商在2010年发行的新基金募集规模较大,均超过80亿元。当中银华基金以184亿元的新基金发行量成为过去一年新基金发行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其次是华商基金和嘉实基金。
但论新基金发行的贡献幅度,一些小基金公司更为凸出。农银汇理在2009年末资产管理规模只有70亿元,而去年的新基金发行就达到了78亿元,占比110%。民生加银也是新基金发行量超过存量规模的的公司。该公司去年募资13.43亿元,但在2009年年末只有12.87亿元。
然而,过往经验表明,基金公司规模膨胀高速往往会产生消化不良。新华基金、中邮基金等公司都曾在某个年度业绩表现不错,规模快速膨胀,但最后跌落。
胀大的资产管理规模将考验着在2010年崛起的后起之秀们。
注水表演风光不再
每年年末,不少基金公司希望能够实现规模的高速增长。利用的工具就是找托来申购货币基金,意图一口吃个胖子。比较典型的比如嘉实基金。
嘉实旗下的嘉实货币在2007年四季度规模瞬间从三季度的61.9亿元,增加到258.9亿份;2008年嘉实货币旧计重施,规模从三季度末的130亿份,增加至四季度末的368亿份;2009年,嘉实货币的老毛病仍未改掉,规模从三季度末的63亿元增加至四季度末的219亿份。
建信增利、银华货币等基金公司都多少存在类似现象。
2010年四季度末,货币基金总份额为1532.77亿份,该份额比2009年同期减少1062.5亿份,较之去年三季度共计增加了533.05亿份。总体而言,在2010年,各个基金公司对规模“注水”行为普遍比较克制。过去擅长的嘉实货币规模只在最后一个季度从78亿份增加到了115亿份,较之过去翻倍的上涨正常了许多。
但仍有个别基金公司有注水嫌疑。
建信基金旗下建信货币基金在四季度增加了73.16亿份,为四季度增加份额最多的货币基金。如果剔除上述增加份额,建信基金则将由16名下落到23名。
此外,银华货币(A和B)和鹏华基金旗下鹏华货币(A和B)则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四季度其规模分别增加了约71亿份和47亿份。如果剔除该份额,银华基金维持第10位不变,鹏华基金则下滑一位至15位。
综合来看,银华旗下的新基金和货币基金带来了266亿元的资产规模,占公司全部资产规模的40%,建信基金旗下的新基金和货币基金带来了162亿元的资产规模,占公司全部资产规模的39%。
(责任编辑:姜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