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向来 “敏于市,慎于行,勤于变”,是一个不喜欢“忽悠”的投资群体,也是“最现实主义”的投资人。记得6月底房地产板块再次狂跌时,私募吹响了唱多的号角,之后地产指数上扬了30%。
- 下一个热点板块已被曝光! 这些股很可能快速翻番!
- 大涨大跌的背后有何玄机? 千亿资金进场疯抢股名单
现在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私募与券商都看涨后市,主流的判断是可以看到上证3000点,似乎7月份市场的走强为八九月份的大盘指明了方向。而去年的这个时候,A股市场的“黑八月”终结了金融危机后的V型反转,3478点成为经典。不同的方向,同样的风情。如今,多头占据上风,又会上演什么经典呢?后市会加速上扬,缔造出“红八月”吗?私募的投资策略是什么,看重哪些板块?
与君共盼3000点
市场已经成功筑底,后市可以看到3000点。从可跟踪的信息看,7月底,私募还整体上表示出谨慎并严控仓位,经历了8月初的小幅震荡回调之后,多数知名私募乐观的认为,短期内反弹仍将持续,下半年会上攻上证3000点。
私募排排网8月初的调查结果显示,私募信心高涨,64.29%看涨8月行情,看跌的仅为7.14%。持仓策略最能直接反映私募对后市的看法。调查显示,90%的私募计划8月份的仓位控制在50%以上,而计划持仓80-100%的私募占35.17%,没有计划空仓的。
以上的调查结果发布后,《投资与理财》密切跟踪,发现有的私募表示已经进一步加仓了,这让8月看涨的行情预期进一步加强。当然,谨慎者仍有之,如远策的张益驰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仍会以震荡走势为主,震荡区域主要集中在2300点-2600点。
有些人认为后市仍有阶段性的压力。一些私募认为,上证2680点的压力位已经验证,下阶段上证2800点将是一个大的阻力位,如果成功越过2800点,上探3000点指日可待。
谨防股市二次探底
对于7月份以来的行情,私募定性为“反弹”,而向上的乐观判断就是以上所指的3000点。既然是反弹,就会有回落,那么,股市会否在这次反弹结束后“二次探底”呢?
私募排排网的调查显示,私募对大盘会否二次探底的分歧很大,呈现旗鼓相当的局面。42.86%私募认为大盘会强势上涨,即便回调,幅度也会很小,回调就是买入的机会;39.29%私募认为大盘会二次探底,此波反弹只是估值修复性的反弹,是周期性行业抢反弹所致,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7月份以来的这波行情结束后,市场将出现回落,争议的无非是回落的幅度。
综合券商、私募的观点看,2319点后的市场已经见底,类似的判断说法有“估值底”、“政策底”、“技术底”、“情绪底”,等等。
从市场的影响因素看,私募最看重国家政策和经济数据,而经济稳定增长是A股反转的首要条件。调查显示,分别有57.14%和42.86%的私募把政策面和经济面,作为观察A股未来走势的依据,也是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通胀压力也是私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好的机会在哪里?
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在选股策略上常常是稳健型成长型相结合。在选股方式上,私募机构永远是个性凸显,但在选择方向上则趋向一致,新兴产业、周期性行业、大消费等仍是他们的重点。
调查显示,64.29%私募看好周期性行业暴跌后的投资价值,认为低估值就有吸引力。同时,新兴产业、消费和医药仍受到私募重点关注,其中,新兴产业以71.43%独占鳌头,消费获得67.86%支持,而医药以50%的比例滑落至第三的位置。
创业板公司上市后的业绩整体滑落,一些私募机构提示,未来创业板和部分中小板股的风险很大,应该规避。
观点碰撞
罗伟广长期不存在难以逾越的点位
市场价值底在2800点以下已经形成,政策底在2500点左右也已经形成。2800点附近的压力较大,长期看大盘不存在难以逾越的点位。未来两年可能是指数震荡和个股结构性小牛市。
短期看好超跌股和强势蓝筹股;中期看好新兴行业,如聚光发电、智能电网、3G、锂电池、低碳、物流网、电子元器件中的高端封装和液晶显示等。
童第轶 2900点前没必要悲观
政策面和资金面决定大盘走势。如果近期还有拉抬,大盘会在2900点附近震荡。2900点后经济基本面会决定大盘的空间。对市场谨慎乐观,顺势而为不猜顶。
防御方面倾向于蓝筹,如大金融类和一些地产股;进攻方面看好TMT相关板块,如3G、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另外,核电、军工存在个别股票的机会。
伍军反弹时间不会很长
反弹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只是阶段性的估值修复。用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指数来衡量,虽不能说A股已见底,但已具有投资价值。
比较乐观的板块是消费类,如一些必需、可选消费品,长期持续看好医药类、休闲娱乐中的旅游、电影、网络游戏等。另外,航天军工板块也有好的机会。
张益驰未来震荡为主
下半年股票资产各项指标处于低位,基本进入底部区域。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仍会以震荡走势为主,震荡区域主要集中在2300点-2600点。
继续挖掘未来基本面具有确定性的股票,精选个股。下半年宏观政策有利于医药类、消费类及节能环保等股票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