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资金回流周期性行业有色采掘重获青睐_财经_证券_股票

私募资金回流周期性行业有色采掘重获青睐

加入日期:2010-3-21 8:14:50

    领先“反操作” 私募资金回流周期性行业

  股市再临十字路口之私募篇


  私募、公募,两者仅一字之差,但彼此在市场扮演的角色却大有不同:私募“领先半步”布局,公募“慢半拍”追随热点。最近半年来,这样一幕情景越发清晰。

  一季度即将过去,年前公募乐观预期的“跨年度行情”彻底幻灭,取而代之的是“二季度将有一波调整”;与此同时,他们的资金扎堆布局消费、新兴产业、银行。而私募基金却已经将视野由  消费品转向备受市场冷落的周期性行业。因为他们相信,“反操作”才有赚钱机会。

  过往历史证明,在市场热点的把握上,嗅觉灵敏的私募往往体现出“领先半步”的能力。

  少数派报告:平衡市取代趋势性上涨

  2009年年底,公募基金还在期盼“跨年度”行情时,私募基金已经认识到2010年将是平衡市。

  “A股大盘已经没有行情,剩下的只有个股机会。”2009年9月1日,上海市花旗集团大厦8层,重阳投资首席投资官李旭利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的趋势性上涨已经结束,即便当年10月公布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超出预期,也只能是小反弹行情,2009年不可能再有趋势性上涨行情。11月,李旭利对“平衡市”的看法更为清晰。“市场未来一个阶段都是平衡市,大的风险没有,大的机会也不存在。市场波动幅度比前两年明显收敛,这是宏观基本面和流动性状况决定的。”

  在当时,李旭利就认为GDP水平会重新回到8%~9%之间,经济波动幅度不会太大,市场波幅也会相应收窄,系统性机会将逐渐让步于个股的业绩差异。而彼时,无论是大型券商研究机构还是公募基金,主流观点都极为乐观,像李旭利这样持谨慎看法的私募基金,属于市场“少数派”。

  同样在2009年11月,深圳恒裕和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益凡也认为“反弹已经结束,指数很难再创新高”。他认为,当时制约经济的唯一因素是通胀,如果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持续,一定会发生通胀而且是恶性通胀,因此他认为政策一定会逐步退出。“政府投资继续再增长的可能性为零,只会慢慢减少,宏观经济也不会再出现超预期数据。”

  针对政策退出的影响,张益凡认为,流动性对股市的短期影响强过经济增长。“政策退出需要时间,政策支持力度有所减小,对股市就是利空。”因此,张益凡主要持有消费、医药等防御型品种,仓位只有四成。相比基金经理们以高达85%的仓位配置大蓝筹,他的态度显然有些悲观。

  上海汇利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何震也在年前就将2010年看成是调整年、整固年,不会有趋势性的机会。他强调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涨多了要敢卖,跌多了要敢买。”

  如今,私募基金们预计的货币政策退出、市场震荡已经成为现实。3月17日,李旭利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对市场的判断没有改变,“向上空间不大,但也不会有非常大的系统性风险。”

  回归周期行业

  现在,私募大腕们的视角已从消费转向前期受冷落的一些周期性行业公司。

  早在2009年7月底,重阳投资就看好当时仍被低估的消费品行业。但如今,“这些行业的股票指数已经涨了50%,而消费品行业今年的利润增长是40%~50%,估值已经不便宜。”李旭利认为,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股票的股价未来会下跌,但目前股价已经大部分反映了今年的成长空间。

  相对于消费、医药等行业的大幅上涨,周期性行业指数非但没涨,反而下跌了10%,这些行业的一些公司正慢慢体现出估值优势。由于估值结构的变化,各类股票的吸引力也在相应改变。“我们对房地产行业还是很慎重,所说的周期性行业主要是指有色、采掘。”针对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便宜的银行股,李旭利的态度依然谨慎。“银行业长线出现坏账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半年或一年的中短期风险还很小,考虑到目前估值比较便宜,向下的风险比较小,对于其中一些估值便宜的品种,我们也会关注。”

  更多私募资金开始关注这类估值便宜的品种。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最近已经降低小盘股的配置,转而超配大盘股。“金融股接近50%,地产股也有10%,还有20%是传统科技股。”吴险峰说,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大盘股的折价将会降低。

  但仍有私募对银行、地产股持谨慎看法。“地产股等周期性行业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近期会有反弹机会,但大行情还要等到政策放松以后。”张益凡预期,下半年或年底会迎来一波相对大的投资机会。

  看基本面选股

  “消费类上市公司股价已经很贵,不敢说未来会下跌,但继续往上走的空间不大。巴菲特式的投资者还可以继续持有,但短线投资已经没有再拿的必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经理说。

  区域升级、新兴产业主题等个股估值,也被私募认为“已经太贵”,“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50倍,透支了企业的成长空间。”张益凡说,这些个股主要是炒概念、炒预期,大多数没有实质业绩支撑。

  但是,私募看淡的品种恰恰是公募近期扎堆的筹码。3月中旬,《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得知,其手中持有的品种主要是消费、新兴产业和银行,而对于有色、采掘、地产等投资品依然避而远之。“主要还是对经济和货币政策担忧。”有基金经理解释说。

  相较于公募对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关注,私募基金更注意的是微观企业的业绩和估值的变动,对市场的波动并不太在意。

  “在货币政策退出的过程中,会出现经济与政策的错位,经济好转对股市的支撑转强,但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支撑在弱化,市场会通过反复震荡来逐步消化货币政策退出的消息,等货币政策退出接近尾声的时候,市场会回归到注重经济和企业的基本面。”李旭利说,一季度市场的震荡正是平衡市的常态表现,投资者没有必要将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市场。

  事实上,多数私募基金将注意力放在企业的业绩和估值上。在他们看来,今年没有行业性和系统的趋势性上涨机会,而市场本身的估值并不便宜,只能不断精选出估值便宜、成长性高的公司才有赚钱效应。将目光转向周期性行业,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有值得挖掘的品种。

  也许,与公募基金相比,在挖掘市场下一个热点上,私募基金这次又提前了半步。不过,这种判断是对还是错,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