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央行与新交所合作利用区块链加速跨平台结算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外汇频道 >> 人民币动态 >> 文章正文

新加坡央行与新交所合作利用区块链加速跨平台结算

加入日期:2018-8-28 8:58:31

  文章来源:Bplus新加坡

  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将与科技公司Anquan,会计巨头德勤以及纳斯达克合作,开发交付与支付(DvP)功能,以便在不同的区块链平台上结算数字资产。

  新加坡交易所和金管局利用区块链加速数字和证券资产结算效率

  近日,据海峡时报消息,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安全地交易资产。

  在上周五(8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将与科技公司Anquan,会计巨头德勤(Deloitte)以及纳斯达克(Nasdaq)合作,开发交付与支付(DvP)功能,以便在不同的区块链平台上结算数字资产。

  DvP是一种结算程序,可确保同时交换证券和付款,保证当且仅当收到相应的付款时才交付证券。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对于数字资产和证券资产,DvP将允许它们同时进行交易和最终结算,这将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者的结算风险。

  新加坡金管局的区块链项目将助力这一计划

  据悉,新加坡交易所和金管局的技术合作伙伴Anquan,Deloitte以及Nasdaq将利用Ubin项目第2阶段公开发布的开源软件进行开发。

  Ubin项目于2016年11月启动,旨在探索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清算和结算支付和证券。Ubin是新加坡金管局的区块链项目,该项目计划通过三个阶段的努力,使全球各国的央行可以凭借区块链技术,实时处理跨境交易。

  在该项目结束时,他们将在今年11月之前制作一份报告,该报告将研究通过智能合约来自动化DvP结算流程的潜力,并确定关键设计考虑因素,以确保弹性运营和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新加坡交易所技术主管,该项目主席Tinku Gupta女士表示:“该计划将部署区块链技术,以有效地连接资金转移和证券转移,消除买家和卖家在DvP过程中的风险。这是一项协作创新,将多个参与者聚集在一起,寻求有益于生态系统的现实世界。”

  MAS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也表示:“区块链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今天金融交易的执行方式,而且跨区块链无缝交易的能力将开启一个新的商机世界。”

  根据他们的预计,全球这一领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为这一金融科技利用新加坡强大的人才和专业知识来开发创新性的区块链应用,并将从创造的新机遇中获益。

  且Anquan,Deloitte和Nasdaq这3名知名技术合作伙伴的参与也凸显了这一目标的潜在商业价值。

  据了解,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也计划用分布式分类帐技术替代现有的结算系统,预计将于2020年推出。

  新加坡加强对金融科技的投入

  新加坡一直是对区块链友好的国家,政府层面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和引导给新加坡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早在2016年8月,MAS就设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FinTechInnovation Lab),旨在推动本地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实验、置入法律咨询产业专家、监管相关资讯咨询服务、建立金融科技交流社群等。

  今年4月,新加坡知识产权局(IntellectualProperty Office of Singapore, IPOS )为支持新加坡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帮助企业更快地将其金融科技创新推向市场,推出了“金融科技快速通道(FinTechFast Track)”——大幅加快了金融科技相关应用(如区块链支付)的专利审批流程。

  此次措施将金融科技专利的审核期限从两年缩短到6个月。IPOS的“金融科技快速通道”将助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25亿新币的金融部门技术与创新(FSTI)资助计划,使得优秀的区块链项目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并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

  近日,信息巨头汤森路透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也宣布,他们已致力于联手推动新加坡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项目和计划,合作重点是利用新兴技术解决金融犯罪问题。据悉,汤森路透实验室将提供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区块链工程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支持。

  作为一个金融业发达的岛国,新加坡为了保持其国际竞争力,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鼓励本国金融科技的创新,也不断地在为本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扫清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很多金融科技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来到新加坡布局与寻求商业合作的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Bplus新加坡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吴化章

编辑: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