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前中国人民银行(PBOC)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近日撰文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已接近4万亿美元,继续增加的每1美元所带来的边际成本都远远高于潜在收益,继续积累外汇储备毫无疑问不利于生产。央行要停止干预外汇市场,即尽快采取浮动汇率机制,这将能阻止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
中国证券报周三(2月12日)刊登他的文章指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弹性汇率,将扼杀货币投机者对人民币升值下单边注的机会,从而减少热钱存量。目前热钱占据了中国资本账户盈余的大头,即使中国经常项目在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盈余,但从双盈余转向更加正常的外部处境能大幅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文章指出:“中国收支结构的必要调整已经拖得太久,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即使这需要冒一些风险。”
文章认为,尽管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转变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但并不会像许多人所担心的那样严重。首先,虽然它可能造成人民币升值,但中国的共识是当前汇率与均衡水平相差不远,因而升值将是温和的。
类似地,尽管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增长,但减速可能不会很严重,因为中国的出口部门主要是加工贸易(具体地说,就是组装进口自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中间产品)。而随之增加的进口也不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很大伤害,而更有可能起到补充而不是替代内需的作用。简言之,中国承担得起再平衡的成本。
在过去几年中,流入中国的流动性是日益短期的旨在进行汇率和利率套利的资本,因此当升值预期消失时可能会出现资本大量外流。为了防止大规模资本外逃威胁中国的金融稳定,跨境流必须谨慎地进行管理。
文章认为,中国正站在十字路口,在经历了三十年前所未有的快速经济增长之后,中国又无与伦比地抵御了全球经济危机,但它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失衡,并且威胁到了它实现步入高收入行列的能力。其问题在于,面临来自高风险影子银行活动和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金融动荡的挑战。
文章并指出,中国经济的再平衡需要时间,并且会带来一些风险和牺牲。但中国领导人必须认识到,中国面临着大规模福利损失,因此需要拿出接受短期增长放缓以换取更稳定的长期增长路径的意愿。事实上,只要政策设计合理,增长放缓的时间和影响是可以最小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