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ark Spitznagel,原文刊载于《机构投资者》。
100年前,1913年12月23日,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正式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案,美国金融机构从此迎来了一位原本并不需要的“婆婆”—美联储。
很多人简单地认为现代国家必须要有一家央行,这就像一个大城市需要有机场和高速网络一样属于标配。但在1986年,也就是美国第二银行 (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特许到期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都没有中央银行。
在美联储的百年纪念日,我们不妨问问,美联储对经济的繁荣到底是好还是坏?
历史课本上说,美国人在1907年的大恐慌中领悟到了一个惨痛的教训,那就是有必要建立了一个“最后贷款人”,以免像摩根大通这样的金融机构在发生资金困难时无法在金融市场筹到足够的资金。每到这个时候,央行都可以通过灵活的手段,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但很显然,央行并没有履行好阻止金融恐慌发生的职责。在经济大萧条的前期,也就是美联储开张后的第十五个年头,股市出现大崩溃,这段时间的骚乱比美联储成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多,仅1933年就有近4000家商业银行倒闭。
也有人对此进行辩护,最典型的观点是,美联储确实难辞其咎,但如果当时罗斯福新政已经到位,那帮学院派的经济学家也意识到他们在1930年犯了什么错误,那么美联储应对危机时可能会更从容更有效率。
他们也认为,如今再来质疑美联储的作用是非常愚蠢的,因为我们已经从过往那么多次的危机中学到了不少教训,美联储在做决策时会将这些经验都考虑进去。
但这怎么解释2008年和2009年重演的金融危机呢?在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大约有500家银行破产。
这次肯定会有人再跳出来辩解,美联储对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央行,经济会因经济周期而出现剧烈波动,而当经济出现过热的时候,央行可以提高利率,反而言之,经济出现萧条的时候,央行可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
而实际上,美联储的做法只是哄骗那些资本家做些不利于经济稳定的事情。例如,美联储通过人为的低利率创造了一种幻象,让大家觉得储蓄增加消费走高,而所有的资产都能值更多钞票。这种诡计只是推迟了市场重归现实(通常是走向崩溃)的时刻。
许多经济学家如今已经认识到,科技泡沫破灭后的房地产泡沫实际上格林斯潘执掌的美联储采取人为低利率所带来的后果。那时,超低利率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模板:经济需要一剂兴奋剂来刺激消费和支出,尤其是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
如今来看,这些教科书式的政策守则似乎又错了。经济学家George Selgin、William Lastrapes和Lawrence White分析了美联储政策记录,他们发现就算仅聚焦二战后的这段时期,也无法证明,相较于前美联储时代,美联储对经济的稳定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在其他经济部门,我们并不需要依靠一群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来确定价格,而在金融领域,美联储的FOMC掌握着设定联邦基金利率和其他关键利率目标的权力。如果我们都认同央行的货币政策和确定利率的方式不会给市场带来作用,那我们为何会预期他们能给金融系统带来稳定性呢?
所以在美联储100周岁生日时,我们确实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没有美联储,这个世界难道不会变的更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