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璟(微博)
2月2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共同发布《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报告,认为未来二十年,中国应推动金融部门进行果断、全面和配套的改革,推进国内金融基础的现代化。建议中国的金融改革应该按合理排序推进,优先重点是按市场原则推进利率自由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这一起源于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和中国政府相关高层的合作始于18个月前,而今终于问世。
“未来二十年的金融部门改革应该是果断、全面和配套的改革,按照一个合理排序的路线图推进。一个优先重点是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利率的自由化。”报告称。
报告认为,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其市场驱动和弹性。在全球都预期人民币升值情况下,解除资本管制将鼓励大量资本流入。在建立市场化利率的同时,如果不充分估计资本流入对稳定性的潜在影响,可能带来不稳定。
2005年汇改以来,虽然人民币兑美元一直走高,至2月27日中间价已升至6.2985。但国际许多声音认为,人民币仍未达到均衡水平。
世行即持此看法。报告称,即便汇率尚未达到均衡水平,中国政府仍应逐步采取措施,提高传导货币政策的方法,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采取这些步骤后,政府可逐步推动金融自由化。存款利率可能会上升,可能会对银行结余带来影响。
世行认为,增加汇率灵活性将提高政府通过货币政策管理通胀压力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减轻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带来的压力。
不过改革的风险亦不可以忽视。过去部分国家的改革,尤其是开放资本账户及解除对国内金融部门的管制,曾带来明显风险。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遭遇是前车之鉴。
利率市场化则可能带来另一种风险。
世行介绍,过往的经验表明,存款利率管制的解除将带来信贷扩张,因此需要确保银根足够收紧以维持稳定。成功的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有一些工作更具有紧迫性。金融创新和更严格的银行监管鼓励了资金加速流入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形成持续的挑战。因此世行建议,在市场化利率改革同时,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即使风险存在,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表示,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具有充分的理由,因为中国已经到达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世行认为,金融部门的改革应包括推进银行系统的商业化,逐步取消利率管制,深化资本市场,进一步建立独立、强有力的监管机构支持中国的金融部门最终融入全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