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时
曾几何时,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大家看到了中国金融软实力的增长。但在这过程中,从体制内学者到境外专家,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也日趋热烈——这种讨论在过去半年里,随着离岸人民币存量的增速放缓,以及人民币离岸价首次出现贬值预期而更趋激烈,并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于近日就此问题接受了《(微博)》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认为,现有的质疑与讨论非常有必要,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应该影响到外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
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婴儿阶段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快慢问题,现在人们有不同观点。记得去年的一次论坛上,有人用时速100公里形容人民币国际化迅速发展,而你认为只有10公里,并没有走得过快。能否解释一下你的观点?
李小加:我是提了10公里,但不是说它慢。而是指它处于婴儿阶段,这个阶段走得就是很慢的——哪怕它从1000亿飙升到6000亿,这个对于一个Baby来说是飞跃,但是对于(人民币)这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个很小的一步。对于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来说,只有数万亿或是几十万亿出去后,才有意义。现在离岸美元市场是在岸的一倍多,从这点来看,人民币离“国际化”还早着呢,仅仅是萌芽状态。
我们在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第一,现在处于什么位置;第二,长期来看,将来还有多长的路要走。现阶段我们还只是处于“准生”的阶段,不存在大批量国际化问题,也做不了大批量,因为这需要市场接受。不是说一声令下,所有人都会愿意用人民币,这需要逐步培育市场和环境,得各方面需要接受人民币,(推国际化)才有意义。封闭经济体货币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了国际货币,一定是逐步出境。
日报:但有人认为,这里是否需要先有一个政策与理论框架等顶层设计的问题?
李小加: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发生。实际上很多年前境外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香港商家已经接受,这是自下而上的。中国的大部分改革都是顶层设计没有完全下推出的,包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价格改革、所有制改革,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资本市场发展,还有过去十年的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冲破现有思维和体制制约,在市场自下而上形成的。
尽管中国当前尚未完成利率、汇率与资本项下管制等顶层设计改革,但是,顶层设计改革不应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开始推进的先决条件。这就好比父母的经济条件、工作状况、住房大小不应是生孩子的必要条件一样。如果事事求全,那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生孩子的最佳时点。人民币国际化肯定是自下而上,靠市场需求,不可能靠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圈定完成。
日报:你提到的“准生”这个词很有意思。你上任以来一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外界也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处于发展之中,但为何会在这时候突然提及“准生”概念?
李小加:我说的准生阶段当然不是怀疑人民币国际化“不准生”了,而是想表达一种担忧:即人们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效的判断,有可能是以它已然成为一个18岁的成人(而非小孩)的标准来判断。如果是这样,人们会觉得现有的国际化有很多毛病,很不成熟,什么也不能再做了。在这个基础上,人们还会进一步质疑,为何还要国际化,承担风险?
这样的话,有可能形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不现实预期,或是提出不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现阶段情况的审核标准,这样下去,有可能会扼杀人民币国际化。就好比说,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你觉得他18岁后一事无成,所以就百般指责,这样做法不合适。我们应该根据这个孩子现阶段的情况来考虑,应该如何培养他,这种培养的成本和风险在哪里。
争取推人民币大宗商品市场
日报:我们看到离岸人民币发展势头良好,如点心债市场颇受欢迎,香港也推出人民币REITs,你觉得下一阶段应该怎么培养这个“孩子”?港交所会如何推人民币产品?
李小加:我觉得应该用平常心。这个孩子是不能不养,但也不能马上有回报要求。所有的产品都一样。货币是最基础的产品,你要让大家都接受,需要有个过程,这是个广泛的系统工程。产品如何推出?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市场上有任何产品推出,我认为都有益于促进这个生态环境,但我不会过于重视某个产品的成败。就像三四岁的小孩,天天都会有变化和进步,但你不能因为他不进步就失望了,这个成长需要有个过程。
美国现在处于下滑地步,但它有美元这个“儿子”养着,它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直接影响并挟持全世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可能让自己的货币长期是封闭的。而香港就是人民币这个“孩子”的“育儿园”。如果立足于美元国际化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今天国际化的成就与风险,是不对的。因为今天人民币这个孩子才两三岁,你不能指望他马上能给家里带来什么,但这个儿子你今天不养,他也永远到不了能养家的那一天。
具体到港交所,我们目前主要是股票类产品,衍生品里也是以股指期货为主。我们也会从这个角度入手,包括基础设施、法律结构和IT系统都已经获得提升。能让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或发行港币、人民币双币股票;还可以允许已上市的港币股票专门再开个人民币窗口,另外还有人民币ETF等产品,都是股票大类产品。
另外,我们很快也会推出人民币利率产品,可以供大家对冲风险和管理;稍中长线一些,我们非常想推商品,特别是金属类的商品,这方面内地已经是很大的需求者及生产者,如果能在交易与结算及风险管理方面推出人民币产品,会有更大需求。
日报:但在港人民币的存量大部分现在又回流了境内,人们可能会问,香港真的能为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作用吗?人民币国际化又真的能为香港带来实际利益吗?
李小加:不论中国有没有香港,人民币国际化都必然会发展。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国际化是下个世纪的经济主旋律,但这一进程中,谁出力最大、最有条件,我认为只有香港。香港不做也不应该。为什么是香港这很清楚了,只有在香港才可以推得这么快。就像幼儿园,一要离家近,二是得熟悉里面的保育员,否则不放心,三是接送方便——伦敦多费劲啊。
对香港来说,做离岸人民币中心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看伦敦,它不过是个800万人口的岛国城市,但你看它GDP这么一点,却能在欧债危机中轻轻松松说风凉话。为什么?美元这儿子在它这儿呆着呢。它是美元的离岸中心,规模已经超过在岸美元市场。
的确,大部分香港人民币存款以现金形态又回到境内,但这些存款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它们已经成为“香港户口”。境外产品一旦丰富发展起来,它们就可以“多次往返”,自由出入了,也就是国际化了。
就像养孩子一样,上幼儿园时每天接送回家,中小学时住校就周末回家,上大学就可能只是暑假回家,一旦成人工作了,就常驻海外、节假日再回家——这是发展之必然。今天,香港人民币直接回流是因为离岸人民币产品匮乏,而不是“儿子”没出息。一旦离岸人民币生态环境建好了、国际上对人民币的信心提高了,境外人民币自然就可以在海外留得长一些了。这也是为什么香港交易所努力推动人民币股票在香港加速发展。摄影记者/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