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凌晨,新年的钟声敲响,而爱沙尼亚也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该国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的第17个成员国。目前欧元区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在这个艰难时刻喜迎“新丁”,对于欧元区而言犹如“寒冬中的一丝温暖”。有分析师表示,尽管爱沙尼亚的加入无法将欧元拖出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沼,但此举证明,“欧元梦”仍在延续,欧盟成员国对欧元和欧洲一体化保持着坚定信心。
自1999年成立以来,欧元区由最初的11国扩大至如今的17国,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覆盖人口3.3亿,与拥有3.1亿人口、经济总规模14.6万亿美元的美国不相上下。
爱沙尼亚自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后,历届政府都将加入欧盟和欧元区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爱沙尼亚于2004年5月成为欧盟成员国。为加入欧元区,爱沙尼亚在过去几年按照欧盟标准建立了一整套社会和经济机制,包括进行社会保障体系和税制改革,保持本国货币克朗与欧元的固定汇率以及控制通胀和失业率等。
爱沙尼亚开始使用欧元正值欧元区陷入债务危机之际,一些爱沙尼亚人因而认为,政府未能选好时机。一系列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加入欧元区的爱尔兰民众大约占50%,40%民众表示反对。一些民众张贴这样的海报——“爱沙尼亚,欢迎登上泰坦尼克号”,流露出爱沙尼亚人对于加入欧元区后的担忧。
◎欧盟首脑力挺欧元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e Manuel Barroso)上周五(2010年12月31日)对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表示欢迎。他表示,此举向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欧元对于欧盟成员国来说仍然具有吸引力,并会给它们带来稳定。
而面对爱沙尼亚民众的忐忑不安,巴罗佐承诺:欧元将会改善每一名爱沙尼亚人的日常生活,会给他们带来稳定。
此外,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新年贺词中都力挺欧元,劝说人们对欧元不要丧失信心。
法国总统萨科齐上周五表示将奋力维护欧元,并称法国将坚守改善本国财政状况的承诺。
萨科齐在新年电视讲话中表示:“请不要相信那些有关法国应当退出欧元区的建议,欧元的终结也将是欧洲的末日。60年的欧洲架构为我们带来了和平与友爱,而上述建议是在破坏这种架构,因此我将尽所有努力予以反击。”
萨科齐还指出,2011年他不会令法国重蹈那些遭受主权债务危机冲击的成员国的覆辙,并承诺继续实施改善国家财政的计划。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周五强调了欧元对于德国的重要性。此前有民调显示,在希腊和爱尔兰债务危机爆发后,公众对于欧元的认可度急剧降低。
默克尔在她的新年致辞中表示:“数月来欧洲正面临一项重大考验,我们必须补强欧元,这不只关乎我们的货币,欧元比单一层面的货币涵盖更多。和谐的欧洲是我们实现和平和自由的保证,欧元则为地区的繁荣昌盛构建基础。”
默克尔说道:“为了我们自身的福祉并克服全球性挑战,德国需要欧洲和欧元。”
欧洲议会人民党党团主席Joseph Daul表示,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是对于欧元信心的表现,对于市场来说是积极信号。
◎2011欧元何去何从?
尽管欧元/美元在2010年末呈现强劲上涨趋势,但新年开市后再次走弱。有分析师指出,汇价2010年年末的涨势更多在于欧元/美元的空头回补,而不是对欧元前景看法的转变。有分析师指出,2011年依然有众多欧洲国家债务需要延展,这将对欧元持续施压,至少将限制欧元出现显著上扬。
欧元可能正面临自发行以来最大的危机考验。欧洲多国严重的主权债务困境,迅速演变成全面的欧元信心危机,近期“欧元崩溃论”也甚嚣尘上。
有分析师表示,只有欧盟通过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走向更高层次的一体化,欧元才能真正“浴火重生”。这就需要欧盟各国像爱沙尼亚那样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也需要国际社会给予欧盟以及时而必要的支持,为欧元走出危机创造良好的国际条件。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曾表示,2011年欧洲债务市场将面临更多动荡,并称这不仅仅是一次信贷危机,而更多是欧元区货币同盟内的结构及管理方面的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
欧元已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欧元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欧元地位的稳固,有利于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世界货币多元化格局,有利于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走出低谷,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分析师指出,倘若欧元垮台,只会在全球范围引发更加猛烈的金融风暴,不可避免地将世界经济再次拖入衰退的深渊。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12月23日曾表示,欧元地区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地区之一。
该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欧元地区都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地区之一。中方支持欧盟和国际基金组织(IMF)的一揽子稳定市场措施,愿意帮助欧元区国家恢复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