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银行是巴菲特最经典的投资案例之一。1990年富国银行遭受房地产泡沫破灭危机,股价大幅下跌,在市场一片看空声中巴菲特却大举介入,1992年到1993年,富国银行因计提坏账差点陷入亏损,巴菲特不为所动继续增持。此后的事实证明巴菲特的判断非常具有前瞻性,2004年巴菲特持有的富国银行市值35.08亿美元,而其投资成本仅为4.63亿美元,10余年投资收益率高达658%。
巴菲特为什么在那么多银行中选择了富国银行?对目前中国的银行股投资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
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眼中的富国银行:首先,有非常出色的管理层;其次,富国银行拥有行业中更好的盈利模式、客户基础和成本优势;第三,很好的买入时机,即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能够以很低的估值水平购入富国银行,是和当时的银行业背景分不开的。1986年美国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的跨区域扩张,银行间竞争日益加剧。同时,加州等地的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美国出现了很多为房地产提供信贷的金融信贷公司,这些都刺激了银行放松风险控制,介入风险更大的领域。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逐步破灭,投资者争相抛弃银行股,在巴菲特开始买入时富国银行估值跌到极低的水平。
即使是在巴菲特买入富国银行后,其投资也并非一帆风顺。1991年加州地区的房地产危机日益加剧,并波及到信用卡和其他零售贷款业务。富国银行也未能幸免,1991年富国银行不良贷款拨备急剧上升至13亿美元,是上一年的四倍多,几乎超出巴菲特预测的两倍。巨额拨备支出使得当年富国银行几乎陷入亏损境界。1992年富国银行拨备仍然高达12亿美元,最终净利润相比1990年下滑了71%,但巴菲特在1992年和1993年仍坚持增持富国银行,成就了一个教科书般完美的投资案例。
让我们再看看目前国内银行股面临的形势。中国银行业因为在金融危机中的超常规信贷投放,此后一直面临长期的坏账风险,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的要求也使它们面临巨大的再融资压力,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对银行长期利差水平下滑的担忧。这些利空因素不断叠加,反复打击着银行股的市场表现及持有者的信心。
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投资者是否想过目前银行股的估值水平中已经包含了多少利空因素?在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观吗?银行在中国已经成为夕阳行业了吗?在美国有上百年历史的银行业能给巴菲特带来巨大的投资收益,而在中国却找不出一家具有投资价值的银行吗?两地上市的银行股越来越大的A/H折价水平,是我们太悲观还是国际投资者太乐观?
也许市场总是对的,是否买入以及何时买入银行股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当我们看到民生银行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定向增发,当我们看到一些未上市的城商行参股市净率已经超过已上市的优质全国性银行的市净率,当我们看到国内优质银行股估值接近甚至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从中长期看,这是否意味着银行股的投资机会正在孕育。
(作者系汇添富基金价值精选基金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