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这是今年才被很多普通人熟悉的一个经济学用词。这不仅是因为它反复出现在媒体的财经报道中,更是因为宏观部门出台的多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如加息、发行特别国债、QDII获批等政策无不剑指流动性。那么,究竟什么是流动性?过剩的流动性是洪水猛兽,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合理产物?
哪些因素导致了流动性过剩
所谓流动性,就是资产的变现能力。现金、储蓄、股票等都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如果按银行体系的专业划分,流动性则分为M0(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其他)。一般而言,流动性过剩是指容易变现的资产规模急剧膨胀的现象。在老百姓眼里,通常就是资金比较充裕,“社会上的钱多了”等概念。但多的并不是居民的个人资产,而是银行体系的资金过剩。
正确理解流动性过剩,应当将央行对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管理和社会层面的流动性问题区分开来。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反映为银行超额储备率过高,信贷扩张能力过强。社会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则体现为货币供应过多,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有价格上涨压力。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流动性过剩?据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金融新格局”论坛上介绍,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是央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时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2002年之前,由于央行外汇占款高于社会所需要的基础货币量,因此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适度吐出基础货币,增加流动性供给;2002年之后,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冲被动吐出的基础货币,控制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增长。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外币反映是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本币反映就是在现行汇率制度安排下,过多的外汇对国内各口径货币供给的持续的扩张性影响。因此,从表象上来说,流动性过剩是国内政府、企业和居民净储蓄过高造成的,而其根本因素是外贸顺差持续居高不下造成的。
钟伟分析指出,流动性过剩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贸易部门的国际竞争能力持续上升,这必然带来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二是维持汇率稳定、资本管制背景下,还希望维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因此国内通货供应付出了“流动性过剩”的代价。
稳健经营是关键
共 2 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声明:外汇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